基于《为什么会有IOP?》中所阐述的理念,我们试图为解决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矛盾(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提出一些方案。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虽然有过一定的团队管理经历,但各种各样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团队掌握力的维持,总是让我觉得疲惫,甚至还有错误处理带来的反噬。人是社会性的复杂的,所以人的处理,总是过于复杂和非确定。
在传统的公司运营或者团队管理当中,不同程度的依赖着不透明的互相角力在维持着一种微妙的稳定。用一个简单的加薪或者项目奖金来举例,尽然管理者风格各异,有大方有抠门,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利益矛盾总是存在而且相似:管理者的矛盾在于加多了怕成本控不住,加少了怕员工不开心撂挑子反而导致更大的成本;被管理者的矛盾在于要多了,怕老板不高兴或者对其他的工作得益有影响,要少了又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能力和劳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总是在互相试探着对方的底线,但是又难以衡量公平,依靠着个人判断和互相了解来维持着团队的稳定。
毫无疑问,大部分人对于这种角力都是不擅长的,而且无可避免的带来内耗,而且团队越大,内耗越严重,当内耗大于增量的产出,团队就会萎缩,这也是团队和蛋糕无法无限扩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希望把这种内耗降低,把这种不透明完全透明化,大家拿多少,怎么做决策,一开始就定义好,就可以把项目的风险分摊下和后面一些利益分配的隐患用科学的方式规避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让团队和蛋糕无限扩大的可能性,虽然只是理论可能,那也足够让我们雀跃。
团队管理,在我们看来,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合作关系,从广义上来说,我们觉得可以将所有以生产为目的的协作行为,都可以定义为“合作”,我们试图将“合作”分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无法用计算或者模型掌控的部分(包括人际关系社会特性等),另一部分则是可以用模型掌控能够计算的部分(包括利益分配决策管理等)。人的确不可能完全通过公式和模型来管理,但我们还是试图尽量把能够计算的部分,都用计算来处理。
所有“合作”,其实都是围绕着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展开,我们试图提出一个具备普适性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模型设计,从而标准化和参数化我们的合作实践。
在深入探讨模型设计前,我们先规范化几个核心概念的含义,以便于减少理解模型的偏差。
- “合作”,将所有以生产为目的的协作行为都定义为合作,无论是团队合作还是项目合作
- “业态”,我们将团队和个人,都统一定义成业态,也就是合作的多方,决策和利益分配其实就是围绕着业态协作进行的
- “股权”,股权代表业态在某个团队或项目合作的话语权,股权越高,对于合作的决策权和分红权越高
在谈论如何决策和利益分配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业态的股权,业态的股权在合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产生变化。业态的股权根据固定股权部分和浮动股权部分决定。业态的固定股权主要根据业态的角色的权重决定,不同角色不同权重,业态角色的改变也是通过投票决策决定。业态的浮动股权主要根据业态的合作贡献决定,不同的项目在完成时,都会有分成和贡献,其分成价值就代表业态的即时收益(分钱),其贡献价值就会贡献到业态的合作贡献当中,其合作贡献越大,则其浮动股权越大。
如何做决策?很简单,投票,任何的决策,包括成员加入、项目新增、项目更改、项目完成等等。只要获得足够的股权通过,决策就会通过,反之就会驳回。
如何分配利益?利益分配,包含两部分利益,分成和分红。分成,这个在项目完成时,就会按项目价值和分成比例进入分配,属于短期利益。分红,则是在合作的价值得到变现时,根据业态的股权比例进行分配,属于长期利益。

在我们的模型设计当中,在实践模板中有几个关键可调参数,其中这些关键可调参数,正是代表着一种合作实践的倾向,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其实体现的是不同风格的合作实践。这几个关键可调参数为:股权占比(固定股权及浮动股权)、项目分成及贡献比例(不同种类项目的分成及贡献)、团队角色(不同角色不同权重)、决策通过阈值(决策投票通过的比例)。其中可设参数说明:
- 股权占比(固定股权及浮动股权),固定股权+浮动股权的比例设置。固定股权越高,则代表合作的话语权受角色的影响越高,团队的决策更接近于专制等级的团队。浮动股权越高,则代表合作的话语权受贡献的影响越高,团队的决策更接近于民主扁平的团队。
- 团队角色(不同角色不同权重),通过团队角色的设置,不但决定了团队的层级复杂度,不同角色的的权重设置,也决定了团队的风格,越是权重设置差距越大,就代表团队越专制,越是权重设置差距越小,则代表团队越民主。
- 项目分成及贡献比例(不同种类项目的分成及贡献),根据其不同项目性质,设置不同项目的分成及贡献比例,目前最初版的项目我们只分为外部项目和内部项目。外部项目,更多的是盈利项目,目的主要是赚钱和分钱,所以分成比例会高于贡献比例。内部项目,更多的是内部孵化和积累项目,目的更多是积累,所以其分成比例会远低于贡献比例。当然这个设置,当然可以很复杂,但是其倾向很清晰,分成比例越高,代表团队更注重短期收益,贡献比例越高,则代表团队更注重长期积累。
- 决策通过阈值(决策投票通过的比例,至少大于50%)为可设参数。通过阈值越高,其实代表团队的决策越谨慎,通过阈值越低,其实就代表团队的决策越激进。
我们虽然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倾向,但是我们认为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体制,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合作,都有其最合适的风格,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标准化业态的合作。
合作的核心,还是在于决策和利益分成,人和团队在最合适决策和利益土壤下,生产力必然会得到发展,完成增量的发掘。
做个简单的设想,无论是项目合作实践还是团队合作实践,都会有不同的风格。在IOP上,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客观的计算去选择加入最适合自己风格的项目和团队,不同的团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团队实践风格找寻最合适的伙伴和项目。
更远的一个愿景,是否有一天,所有的业态都可以联合到一起,通过不断的计算反馈调参,达成一种真正可计算的并且最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的模型,来服务平台的所有参与者。
发表回复